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少帝成长计划 > 第0361章 马邑之谋

第0361章 马邑之谋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对于柴武所得出的这个结论,刘弘可谓是一头雾水。

如今的长城,确实是有四处能容纳十万数量级通过的缺口。

但相较于其他三处,马邑所在的代北、燕西方向,却并没有什么让人一眼看出的‘严重漏洞’。

陇右-北地交界处的缺口,一旦被匈奴人闯入,那整个北地、陇右都将深陷战火;若汉室应对不当,匈奴人就很有可能自北地攻破萧关,踏入关中!

而后,便是原本的历史上,文帝晚年曾出现过的场景了——匈奴马踏关中,先锋甚至一度抵达汉天子夏季的办公场所:甘泉山。

烽火浓烟,甚至在长安城内都能看得见!

一旦发生‘匈奴骑兵出现在关中’的状况,那汉室在对外战略、对内政治统治方面,都将处于一个明显的劣势。

刘弘刚竖立起的些许威望,也将自此重归于零。

从这个角度而言,陇右-北地交界处的缺口,无疑是对匈奴而言最佳的入侵方向。

除此之外,云中城所在的雁门关方向,对匈奴人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。

云中城与马邑城一样,孤立于长城之外,不受长城防线的庇护;一旦受到攻击,几乎必然会陷入包围之中。

若从这个方向入侵,匈奴人甚至可以对云中城围而不攻,直接绕过云中城,直击云中城以南的雁门关。

一旦雁门关被攻破,整个关东都将对匈奴敞开怀抱,东南方向的代、赵等地,西南方向的上郡,都将成为匈奴人随时可能进攻的方向。

若如此,大半汉室版图,都将燃起熊熊战火,即便匈奴人按照过往的习惯‘抢完就溜’,关东也会被搅得天翻地覆,遍地残垣。

这样一场仗打完之后,为了抚平关东的一地狼藉,汉室将在起码二十年之内,无力发起任何一场中规模以上的对外战争。

除了长城西、北两个方向,右北平郡所在的东面,对匈奴而言,也同样是一个不错的入侵方向。

与北地-陇右、云中、马邑三处的‘缺口’不同,右北平郡所在的这一段防线,有一段长达数百里的防线,是没有长城作为屏障的。

盖因始皇建造秦长城的初衷,本身就不是为了防守,而是为了以长城为基站、攻击发起点,以具备对长城以北随时出军攻打的目的。

所以北地的缺口也好,云中、马邑的缺口也罢,本身就是始皇帝留给秦师出征草原特地留下的。

而右北平郡,本身就位处汉室版图最东北部,后世大兴安岭所在的山林之间,与匈奴等草原部族并没有直接接壤。

这就使得右北平郡所在的方向,成为了汉室北方长城防线最大的一处漏洞。

一旦匈奴选择从这个方向进攻,汉室几乎没有什么能倚靠的天险,右北平郡所在的整个燕国,更是将遭受第一波的猛烈攻击。

攻破右北平防线之后,匈奴人就可以跨越燕国领土,直接对燕国以南的齐、赵之地造成威胁。

也就是说,匈奴人如果选择入侵北地方向,很可能会对关中造成威胁;如果是云中、右北平两个方向,则会从北、东两个方向,对关东地区造成威胁。

与这三者相比,马邑城方向,着实没有什么特别。

马邑城位于云中以东近千里处,与云中同样位于长城以北,不受长城防线庇护。

但在长城的四处缺口当中,马邑方向的缺口,无疑是最狭窄的一处——东西不过十里。

更何况马邑以北数十里,还有一处武州塞,在马邑和武州塞之间,只有一条东西宽不过数十里的平地,被东边的山林,以及西边的深渊所包裹。

也就是说:这一片地区,东西两个方向是天然屏障,北方是武州塞,南方是马邑。

一旦汉室能在匈奴人跨过武州塞之后,重新掌握武州塞的控制权,那匈奴人就见陷于这一篇方圆不过数十里的方形平地。

到了那时,摆在匈奴人面前的,也将只剩下两种选项:要么攻破武州塞北遁草原,要么攻破马邑城,而后面对汉长城防线的守备力量。

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,实际上也是以‘将匈奴单于包围于马邑-武州塞之间’作为预案。

只不过当时的匈奴单于军臣嗅到了阴谋的气息,并没有进入武州塞,才让那次‘斩首行动’落空,汉匈也正式进入了高烈度的全面对抗战役当中。

可以说,对于匈奴人而言,马邑方向是长城四处缺口当中,攻击风险最大、收获相对最小,且可能遭受阻力最大的一个方向——在汉室边防部队当中,最为悍勇的,便是北地、代两处的军卒。

而对汉室而言,马邑方向确实是一个好的伏击点;但在这里伏击,很有可能引发此时的汉室,还无法承担的严重后果。

无论是伏击成功,对匈奴有生力量进行了重大打击,还是彻底伏击失败,汉匈全面大战都很有可能就此爆发!

就如同历史上的马邑之谋后,武帝猪爷正式开始全面对外战争一样。

但相较于财大气粗,手握整个文景之治成果的武帝猪爷,此时的刘弘显然还没有‘全面开战’的底气。

思虑许久,刘弘终是目带疑惑地望向柴武,稍一拱手。

“还请大将军细述:大将军因何以为,胡必来马邑,而非北地、云中,亦或右北平?”

在具体确定战略之前,刘弘需要了解到匈奴人为何会从马邑入侵。

只有这样,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战略应对。

就见柴武赶忙正对刘弘,拱手一拜,才将自己的看法尽数道来。

“北地、云中、马邑、右北平三缺,皆乃匈奴可选之向;然首当排除者,必为右北平。”

说到这里,柴武方直起身,面带微笑的扫了眼殿内众人,似是在说一件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。

“自高皇帝立汉国祚,至今二十余年,匈奴每侵汉地,皆于晚秋。”

“其因有二。”

“一者,匈奴民多事畜牧,逐水草而居;春夏北上,秋冬方南归。”

“及春夏之蓄养,匈奴牧畜、战马当于晚秋于最壮;干草之备亦当最丰。”

“二者,便乃季秋之际,吾汉家之民秋收方毕,府库充盈;匈奴侵,则可掠之粮颇丰也。”

“然季秋九月,右北平已临近初霜;若匈奴攻十日而不下,则马蹄必陷于霜雪,而匈奴之骑无从北遁也。”

听到这里,殿内众人无不连连点头,就连刘弘也是稍一颔首,表示认可柴武的看法。

此时尚行的颛顼历,与后世的公历或农历都有所不同:这里的九月,大致对应后世的十一月中旬。

而右北平又位于后世的天津以北,在关中、关东完成秋收的时候,右北平一代,确实已经临近初冬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朕乃一代圣君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大明1805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我岳父是李世民堡宗别闹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混在洪武当咸鱼女帝:你竟然想当我相父
返回顶部